近日,北京市的住房调控手段又出新招,那就是推出了“共享房产”,简单点说就是政府和购房者共同享有房屋产权,房子的售价低于市场价,买房者按照购买价格占市场价的比例,享有相应的房屋产权。当然,房屋的申请和房屋的处置权都有限制,比如要5年内不得转让。(其实很宽松了,你看有些城市在市场上购买的房子都搞出了个10年内不得卖出的政策呢)
很多人解读此措施一出,房地产价格必然下跌。当然,唱多的也不少,在疯狂的时候,不管啥政策都可以解读为利多的。
其实,这种政策多为隔靴搔痒。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出来不少年头了,对于房地产价格影响基本为零。为啥?因为这玩意占房地产市场的比例太小。不像新加坡,私人住宅只占10%,而90%的都是这种政策性住房,当然对房价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我自己的估算,其实房地产价格跟供需和政策的关系都不大。大约60%的因素都是和货币相关,20%的因素跟大众心理相关,只有20%跟是由政策和供需决定的。当然,政策和供需会对大众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到底起多大作用,还无法估算出具体的比例。
所以“共享房产”说到底,目前也就是准备搞试点,而且最终很可能仅仅就是个试点,对于能够占到的市场规模,预计会非常小。而后续的发展呢?想象一下你们当地的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吧,推广得如何了呢。除了重庆当年还算有点影响之外,其他绝大部分城市这些都被边缘化了。对于低收入者而言,“共享房产”可能会缓解他们的购房压力,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整体而言,很难说会有什么影响。
目前的房地产供应其实根本就不少,根据社科院的统计,93.5%的人都自由房屋,即便是排除掉农村,在城市租房的人口也只占20%,这在主要经济体中,房屋自有率都是最高的。
现在看房地产走势只需要看货币,这才是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都一样。从央行的数据来看,广义货币量M2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10%的水平,是历史上的最低值。但是从7月来看,央行明显又放松了一些,喊了一段时间的去杠杆,目前被定义为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言下之意应该会歇一歇了。
但是我们的M2再也无法保持高速增长,毕竟体量已经摆在那里了,去年定了个13%的目标,结果非常努力也没有达到,今年定的是12%的目标,目前没有一个月达到了。而在大众心理方面,虽然政策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更为主要的还是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人们都是追涨杀跌的,涨的时候大家都预期还会大涨,跌的时候马上就可能转向。那个时候,人们在上涨的时候如果可以找到一百个看涨理由的话,在下跌的时候就能找到一百个看跌的理由。
最后,至于房地产政策是无法预测了,毕竟,可能上半年还在去库存,下半年就限购了,也有可能一边去库存,就去成库存新高了,对了,这个就叫辩证法和宏观调控。毕竟只有20%的因素,所以只好不考虑了。
本文转自(知乎),如有侵权可联系删帖。
欢迎光临 经纪圈 (http://jj58.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