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圈

查看: 109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年的房奴,还当得开心吗?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137

帖子

916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3:4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一转眼,H姐这房奴,已经当了11年了。

当年H姐和H姐夫在普陀区买了一套小房子,贷款了30万,老母亲一听,哎呀女儿啊,这可是背债了啊,将来的生活压力肯定很大的呀,就是报纸上说的“房奴”了呀。

在老母亲看来,贷款这件事很让她不放心,一贷就30年,更让她不放心,算算30年还款,更是多出一倍,还要背上“房奴”的名头,老母亲顿时感觉悲从中来。

老父亲倒是一句话把H姐说哭了,“女儿终于有了房子落脚,老爸就安心了”。

在老父亲看来,没有什么比女儿的安定更重要,有了房子,有了落脚,这才是最重要的,钱什么的,慢慢赚呗。

十多年的房奴当下来,H姐深感当初“上车”的决定是如此明智。

说来也惭愧,虽然H姐身在地产行业,但是买房这件事却是被动的,一次是因为结婚,一次是因为生娃。但是,H姐真是非常庆幸这两次人生大事都踩对了上海房地产发展的节奏,也算赶上了这趟快速列车。

07年第一次买房,09年房价唰唰唰上涨,到了2013年,原来的小房子已经翻了差不多四个跟斗,这才有了二次置换的资本。二次置换刚过两年,房子又翻了个翻,最近两三年涨速放缓,但是整个标的已经很高。

H姐感谢婚结得及时,娃来得恰好。要是都晚两年,或许就错过了这趟车。当然,除了踩对点,还要感谢H姐夫这些年来的艰苦奋斗养家糊口,才能让这“房奴”当得自由自在。

老母亲对于当“房奴”这件事的改观,在看到H姐该玩依旧玩,该吃依旧吃,还能偶尔孝敬一下她老人家,从小房子换到大房子,还是老样子,终于渐渐不把它当回事了,不过偶尔还是会心有戚戚地对姐说一句:能提早还,还是提早还了吧!

其实10年前开始当房奴的人,应该还算幸福的。


1

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房奴的释义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指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奴”这个词,让有房有贷一族,成为了“显性贫困人口”,大家对此的理解,就是除了房子,什么都没有。即便如此,中国人却还是喜欢买房。

有句话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房奴,一种是想做房奴而不能的人”

汇丰银行之前有一项调查,在80后和90后这个年龄段中,样本7国中,中国有房一族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0%。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年轻人为什么要买房?难道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不好?

H姐突然想问,难道有了房子就不自由自在了?

难道有了房子,真的就不能享受生活了?

女作家毕淑敏写过这样一段的话:

➫ 我们所说的享受,不是一掷千金的挥霍,不是灯红酒绿的奢侈,不是喝三吆四的排场,不是颐指气使的骄横……

➫ 我们所说的享受,不是珠光宝气的华贵,不是绫罗绸缎的柔美,不是周游列国的潇洒,不是管弦丝竹的飘逸……

➫ 我们所说的享受只不过是在厨房里,单独为自己做一样爱吃的。

➫ 在商场里,专门为自己买一件心爱的礼物。

➫ 在公园里,和儿时的好朋友无拘无束地聊聊天,不用频频地看表,顾忌家人的晚饭和晾出去还未收回的衣衫。

➫ 在剧院里,看一出自己喜欢的喜剧或电影,不必惦念任何人的阴晴冷暖……


2

H姐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买房之后,你会更懂生活。

前不久,H姐听一朋友说她一同事的八卦,此同事称为A君。

A君从不参加不必要的同事聚会,AA制的不去,别人请客的也不去,平时大家叫下午茶,他也从来不参与。大家联想到A君新房刚买了不久,突然明白,原来A君当了“房奴”了。

看吧,生活质量大大受到影响了吧。

直到有一天,大家去参观A君的新房子,一进门就看到一架漂亮的钢琴放在客厅的一个角落,旁边还有个吉他;书房里大大小小的健身器材有序排列,书架上还放着一个某杂志寄过来的摄影比赛二等奖证书。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A君每天晚上都要练琴,本来他女儿学钢琴,跟着女儿学着,他自己也爱上了弹钢琴,自从买了房子以后,有地儿放琴了,A君二话不说就买了一架,而不吃下午茶是他要减肥。

看着大大小小的相机镜头,原来A君的生活质量还是挺高的呀。

H姐朋友在内的一众同事,又开始羡慕起有房子的A君来。

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结果,起点相同的人,结果也会千差万别。

B先生和C小姐,在同一个公司,做着相同的工作,都是从外地来到上海打拼。

2015年的C小姐,单身,但是却开始想起买房这件事来,最终在嘉定买了个小房子,总价50多万,现在市场价已经超过了100万。

2015年的B先生,和女朋友异地恋,觉得买房这件事还太遥远,不急,后来,修成正果的B先生想在上海买房,可上海的房价不等人,隧在老家买了一套,和老婆继续异地相处。

C小姐说刚买房的两年,每个月几千的贷款压力确实挺大,但是她很庆幸自己当时出手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房贷不会变多了,但是工资会啊。”现在的C小姐,每年出国两次旅游,经常和朋友寻找美食,空余时间还学了一门乐器,最重要的是,“非常有安全感,觉得在上海是有家的人,终于没有了漂泊感。”

去年,B先生的孩子降生了,他把老婆孩子接来上海,兜兜转转还是想在上海买房,但是上海的房子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价格,B先生买不到后悔药了。


3

前面说到的“漂泊感”,H姐听过好多人提到。

“你有没有觉得,离开老家这么些年了,你跟老家已经没有了羁绊感,要不是父母在,已经没有了回去的理由。但是,上海也没有归属感,你就是一个‘新参者’。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根的人,在哪里都是漂泊。”

这是最近一次H姐一闺蜜在群里发出的一个感慨。

突然之间,这个群就像红楼梦里贾府由盛转衰了一样,原本嘻嘻哈哈怼来怼去的群,顿时一齐伤春悲秋起来。

但是,另一闺蜜却“哈哈”一笑,“手握三套房,上海就是我的家”。发这条消息的她,其实已经在北京呆了2年。

一扫阴霾,整个群又变成了“房地产投资群”。

这个“手握三套房”的闺蜜,暂时称她为D小姐。D小姐的母亲是上海知青,年轻的时候插队去了上海周边的小城,现在也在小城安家养老,作为女儿的D小姐,上大学的时候又回到了上海,虽然有个上海户口,但是上海对当时的她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城市。

D小姐是有先见之明的,大学刚毕业没多久,就在上海买了房,第一套是父母全款,买在松江,没过几年,她自己又买了第二套,刚开始当“房奴”的时候,她确实“省吃俭用”起来,不过看到噌噌往上涨的房价,她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无非是每年少买了几个包。尝到甜头的D小姐又在结婚前买了第三套房,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结婚三年,D小姐就离婚了,工作上又把老板给炒了,她只身去了北京。D小姐曾经和H姐说过,每个月按时还的房贷时刻提醒她,她有三套房在上海,无论怎样,她有家在上海,这三套房让她切切实实有了安全感,男人啊,工作啊,都是过眼云烟。

房子在哪,家就在哪,这是国人的情结。


4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却出生在罗马。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你今天的努力,将来就是你孩子的起点。

讲了这么多和房奴啊房子啊有关的故事,包括H姐自己在内,其实房奴并没有传说中的可怕。

做个有钱的房奴,这其实不矛盾。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个房子,给自己和家人安全感,这难道不是一种向上的动力?

说买房之后,就必须很节俭。

H姐并不赞同,节俭是一种与身俱来的个性品德,这种人不管买不买房他都会节俭,而大部分买了房子的,顶多是更合理的规划钱的用途,真的因为买房突然变节俭的,少见。

这些年的“房奴”啊,姐当得挺开心的。你呢?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与本号留言指正。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地产铿锵说」,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数据会说话^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