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 2018年摄
近日,画报君打卡了上海创新设计体验展。功课做得很好,相机随身携带,准备带回一发设计类推文。
◎上海创新设计体验展 2018年摄 ◎上海展览中心 2018年摄
然而,展会本身很像个市集,品牌和商家们更像是在练摊儿。那些所谓的文创设计、跟之前我们看过的相似展会也都一样一样的,并无太大亮点和新意。虽然展会just so so,然而举办展会的场地本身——上海展览中心,却非常迷人,让人流连。
于是画报君决定换一个安利内容,今天跟大家分享“中苏友好大厦”,即上海展览中心。
◎中苏友好大厦夜景 1956年摄
1950年代,刚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苏联“老大哥”的经济援助下,这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开始了全面“工业化”的步伐。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几十座城市。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方设备、人员都撤走了,但厂房、住宅楼、公共建筑却落地生了根,周身带着“苏联”余味,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苏联楼”、“苏式楼”。
◎中苏友好大厦 来源于上海怀旧吧
这些已过半百、不少将近花甲的“苏联式建筑”,就像从那个时代走来的老人一样,讲述着红色岁月里的过往。
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名中苏友好大厦。
◎中苏友好大厦顶端的红五角星 来源于澎湃新闻网
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基地系旧上海英籍犹太富商哈同夫妇居住游憩的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旧址,新中国成立后该花园荒废,市政府在原址上建起了宏伟的中苏友好大厦。
◎哈同花园 来源于上海怀旧吧
由B-C.安德烈耶夫(苏联)、吉斯洛娃(苏联)和陈植设计,上海市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这幢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上了一点年纪的上海人心里,至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友谊电影院 1956年摄
◎工业馆 1956年摄
◎造型艺术馆 1956年摄
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苏两国建交后,由苏联专家设计兴建的上海第一幢展览馆,也是建国后上海建设的第一幢展览馆,更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幢建筑顶端的镏金五角星,是苏联社会主义建筑在高层建筑及展览馆类型中表现高度建筑艺术的特征,曾是上海的一个制高点。
◎上海展览中心 2018年摄
坊间有关制作这个金星用去多少金箔的传说不少,而有关资料也披露,在那个时期,上海建筑界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楼宇的建造高度,不能超过苏联老大哥这颗熠熠闪耀的金星。
◎上海展览中心局部 2018年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三十七年来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苏联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1955年3月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
◎上海展览中心局部 2018年摄 ◎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 2018年摄
最后确定哈同花园旧址作为展览会的理想馆址,但须全部新建。
考虑到当时上海也亟需这样一座永久性展览会场,经市委和华东局研究,拟就此机会,请苏联专家设计兴建。并提出兴建的原则是:永久性建筑、美丽壮观、经济合适。
◎上海展览中心内部装饰 2018年摄
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工程自1954年5月4日动工兴建,1955年3月建成,施工时间前后十个月。
展览盛况空前,中苏友好大厦平均每天接待57,000名观众。全部预约登记的观众有330万人,实到人数超过了预约数。展览期间还组织苏联专家专业报告会43次,座谈会28次,专家讲座4次,下厂指导61次,有13,156人参加这些活动。
◎上海展览中心内部 2018年摄
从此以后,中苏友好大厦在上海人心目中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这幢宫殿式建筑成了上海市中心一个著名的人文景点,不仅青年男女喜欢在这里谈崇高革命理想,绘胸中蓝图,外地游客也会专程来此拍照留影。
上海有了自己举办大型展览的场所,中苏友好大厦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举办展览向召开各种重大会议等拓展。
◎上海展览中心内部 2018年摄
1956年中共上海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使它日益成为上海重大活动中心。
1968年,中苏关系恶化后,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馆,1984年改称现名----上海展览中心,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建筑单位。1999年10月中苏友好大厦被评为新中国五十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
◎上海展览中心内部门厅 2018年摄
2001年有关部门对建筑物进行“体检”后实施了大修,工程总量达8万平方米,工程费用预算为2.9亿元。
2002年2月,上海展览中心终于撩起它的新面纱,以崭新的面貌和勃发的活力迎来了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
如果说中苏友好大厦值得老上海人怀旧的话,那么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这里依然能再铸辉煌。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地产画报」,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