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贵还是股价贵,好像是一道诺贝尔奖的难题。你要说房价贵,股市上大股东卖掉1%的股份,就可以买好多套房子,但你要说股价贵,现在上市公司很多都是靠卖房来保壳。 全民炒房到了什么程度? 早期*ST宁通B靠卖房,保住了壳;今年大名鼎鼎的贝因美由于连续亏损两年,将被戴上ST的帽子,不得已卖掉囤积的22套房产,估计也是为了保壳。 现在很多人并不清楚“全民炒房”严重到什么程度?上市公司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又到了什么程度? 近日,我们看到审计署发布的2017年工作报告,直指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涉及炒房囤房乱象。据wind数据显示,到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价值超过99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更为夸张的是现在还有不少的企业都纷纷参加楼盘的摇号,跟普通的消费者和居民争夺宝贵的房源。 以上海为例,4月10日上海开盘的老牌豪宅翠湖天地推出118套房源,一共有385组客户参与上述楼盘摇号,其名单中的公司客户达214组,占比55.6%,超过了总认购数量的一半多。 企业囤房炒房带来的影响? 显而易见,囤房炒房已经成为一部分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经营的一种日常手段。这个危害应该讲还是不小的,为什么这么讲? 一方面正是资金脱实向虚的一个反应;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最后的投资机会都到了房地产上面;最重要的就是与民争利,大家都知道商品房数量供给都是有限的,真正的刚需就面临着上市公司这些资金优势比较明显的机构客户的挤压和争夺,对于刚需讲是一个灾难。 所以我们最近也看到全国各地纷纷在出台限制性的条例,西安、长沙、杭州、上海、深圳都禁止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应该讲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在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种控制和制约。 因为楼市调控政策不能刚封堵了炒房客,却又给企业炒房留下漏洞,让房地产再次有炒作的苗头。 企业炒房背后的问题? 当然,上市公司炒房的背后,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现在货币渠道疏通还是有问题,尽管上上下下都在要求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的回报并没有房地产来得这么确定和稳定,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现实问题。 另外,中央“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个路程恐怕还是比较遥远的,中央要用三年时间打赢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战役,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给社会做出一个正确的投资引导,引导这些资金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