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圈

查看: 957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产百强有一半在搞多元化,他们有钱有人!

  [复制链接]

1592

主题

1595

帖子

47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0: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IP未知

每当遇到地产调控周期,都会出现两件事,一是业主忙着维权,一是房企大佬们忙着转型,多元化。本质的情绪都是一样的,焦虑。

今年,大量的房地产忙着去地产化,2018年也被普遍认为是房地产行业转型的关键年,多元化业务布局的趋势成为了潮流。但事实上,这远不是房企第一次尝试搞多元化。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万科的A股、B股先后上市后,就已经搞过多元化,涉足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五大行业,但是由于资金人力分散,企业规模和利润增长都出现疲软。万科痛定思痛,总结出来的结论是要走“地产专业化”。

而在过去的三次调控周期谷底,每一次“多元化”的声音都甚嚣尘上。结果是,2008年“4万亿”出台,2012年调控放松,和2014年的棚改措施出台后,无一例外,房企都回归到老老实实造房子;说到底,多元化是不得已而为,如果房地产还能轻轻松松赚到钱,还有谁会去蹚多元化的浑水,怕是说不准。

房企搞多元化,到底靠不靠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企多元化跨界的领域眼花缭乱,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各标杆房企的投资逻辑是什么,要好好看清楚。

01

多元化是不破不立

赚钱不一定要死磕房地产

任何转型都是不破不立,不管是目前整个社会的经济转型,还是房企的企业经营都是一样。

从宏观经济来看,打破刚性兑付,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都是会带来剧烈阵痛的转型,先刺破才能重新立规矩。没有被逼到穷途末路的环境和不计代价的决心,很难坚持。

房企也是一样,之所以今年房企“多元化”转型更决绝,很大程度上,也是行业的生存环境恶化,原本能躺着赚钱的行业没那么舒服了。

1、行业天花板接近。

2017年房地产销售规模再次出现大爆发,龙头房企大多实现销售、利润双增长,房企前三销售额突破5000亿大关,千亿房企增至17家。规模不断增大,增长空间却越来越有限。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全年销售面积增速下降14.8%,销售金额增速下降21.1%,抢蛋糕的游戏快接近尾声了。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未来三年将是房地产见顶的时期,未来很可能,没有这么大的盘子,养活这么多房企了。

2、盈利空间收窄。

房地产开发毛利率在2010年高点后一路走低,虽然到去年出现了回升的趋势,但是随着2018年融资通道再收紧,房企融资成本更高了,而各地丝毫没有放松的限价政策又进一步压低了房企的利润空间。房企只能更快周转,赚辛苦钱,也不得不尝试进行多元化转型以谋求更强的盈利能力。

3、政策高波动。

“限售、限购、限贷、限价”下,不仅开发资金成本增加,而且销售和资金回收的压力也很大,借不到钱,回不了款,还不了债,目前有几家房企已经快倒下了。房企急需培育一些新兴产业,来替代房地产业务成为企业集团的新增长点,抵抗风险。

4、拿地越来越难。

对于房地产来说,资金和土地就是生产工具,而现在好的地竞争太激烈。竞配套、竞自持、竞价,对于中小房企来说,要么吞不下,要么抢不到,拿地越来越难了。

其实随着暴利时代的结束,调控已经常态化了。不到10%的利润率,做其他行业也能够达到,不一定要死磕房地产了。房企的中长期投资,跨界转型,找另外的能赚钱的路子,两条腿走路,是最好的选择。

02

多元化失败率高

但相较其他行业,

房企其实更有优势

搞笑的是,当投资公司,都拿着钱没地方投,眼巴巴盯着房地产的时候,房企却要拿着房地产赚的钱,去做多元化。

多元化的房企经常会发现,走出房地产的舒适圈,遍地都是沼泽地。跨界做白酒的销声匿迹了,做矿泉水的亏损高达40亿,做电商的从员工6000人裁到只剩300人。还有投资诗和远方的,留下了165.5亿的坏账。

所谓隔行如隔山,就算是有钱有资源的大房企,多元化的失败率也不容乐观。但是,多元化实际上就是一次针对内部或者外部的风投,从行业对比来看,房企相较其他行业,其实更具有多元化的优势。

1、大规模、多项目的管理经验和控制能力。大量的行业其实都是标准化的生产和销售,但是房地产几乎每一个项目都不一样,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在多元化的过程中,从组织能力和资源调度上,灵活性都更高。

2、房企的资源丰富。房企几乎是参与了整个行业的全链条,仅仅是直接相关的行业就有100多个。只要是和物理空间相关的行业,房企都有优势,除了资金投入,甚至还可以单纯用物理空间入股。同时,房企的业主资源,对于一些地缘性的产业来说,也很有价值。这是其他行业的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3、房企拥有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中国最优秀的人才都聚焦在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一直以来的高薪,让房企聚集了一大批能力强、能抗压的人才,这些人,也是房企转型跨界不可多得的资源。

房企转型有先天优势,但是要降低失败率,关键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也就是,搞清楚,到底什么行业能赚钱。

03

到底做什么赚钱?

房企多元化有这些投资逻辑

目前,从核心房企的投资领域来看,基本上是两个方向:

一是回归到以地产为核心的根据地策略,就是沿着房地产的上下游进行拓展,利用优势资源。包括物业、长租公寓、养老地产、文旅地产、度假地产、教育地产;

二是选择逆周期性行业,快增长的朝阳行业,对冲经济周期风险,还可以从行业红利中分一杯羹。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大数据、金融。

地产百强有一半在搞多元化,他们有钱有地有人!别的行业的大佬要小心了

一、“地产+”产业链方向

相较于完全脱离地产业务做多元化,采取“地产+”模式,围绕地产相关业务进行多元化,显然要靠谱很多。不仅可以利用房企原本的资源积累,而且也有利于业务协同发展。

这一类多元化的投资逻辑是,不脱离本来的业务,只是从增量向存量转移,充分利用既有优势。

目前很多房企的多元化策略,本质其实还是地产。例如,万科的长租公寓、商业、物流地产、度假地产、养老地产,都是属于这个类型。这类跨界的好处在于:

一是房企依然可以专注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通过资源合作的方式进行跨界,能够用较小的风险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比贸然投资不相关行业,风险系数小很多。

二是目前这类的地产项目,都有政策扶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容易的拿到土地。现在土地出让中纯住宅的地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是综合用地,房企要想继续做开发,多元化策略实际上是曲线救国。目前长租公寓、养老地产、特色小镇、文旅项目、教育等,政策扶持的力度依然很大。

1、利用政策红利,降低跨界风险

以养老地产为例,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成本降低、专项金融政策四个方面都有支持。

● 土地供应方面。鼓励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例如,广州拟推出用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扶持健康及养老产业发展。

● 税收优惠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老年服务业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 降低制度性成本。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投资30 万元以下的养老机构、设施,不需要办理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 专项金融政策支持。例如,河北正在探索允许营利性的养老、教育等社会领域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财产进行抵押融资。

目前房企布局养老地产,大多是通过政策优惠拿地入局,再通过和专业养老机构合作来快速形成养老服务能力。绿地通过签约星堡养老来打造自己的嵌入式养老社区;鲁能携手微医布局健康养老社区;华润置地引进医院合伙人的模式来实现医养结合布局.....

这类跨界,容错性更高。就算尝试失败,还能留下自持的固定资产,后续操作也依然在房企的专业范围。

2、优势资源嫁接

另外一个多元化的思路,就是把房企自身的资源和专业能力,拿来变现。

例如,万科2015年和链家携手进军家装市场,专注C端家装市场的战略,不承接新房精装修业务,因此也就不需要万科孵化和输血。链家利用自己的二手房交易客户资源,为万链提供获客渠道;万科则共享自己多年积累的产品研发经验和成熟的供应商体系。用两年时间就做到北京市占率第一,17年在装修套餐市场,做到了4000套左右的服务规模。

虽然并没有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算是一个成功的探索。

二、选择抗周期性强的行业

房地产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收到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房企在经营当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布局一些抗周期的行业,能够有效的对冲掉这部分的风险。

1、教育、医疗都有很强的抗周期性

目前,中国最大的几家房企,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供应商。万科、恒大、碧桂园都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很多地产公司或集团母公司都纷纷成立独立的教育事业部,如碧桂园、万科、海亮集团、阳光城等。

一方面,教育行业规模增长非常快,而且具备很强的逆周期性。根据德勤中国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2015年,中国教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为1.6万亿元,预期至2020年,总体规模将增长至近3万亿元,实现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且从国内各大上市教育集团(新东方、好未来、新南洋、成实外、达内科技等)公布的年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25%,远远好于其他行业。

其次,在二胎和消费升级的环境下,孩子的钱最好赚,教育资产的盈利能力非常强。从万科、碧桂园等几家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可以看出,由于教育都是学费预缴,教育公司的销售现金比率要明显高于地产公司,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和地产行业相当。

地产百强有一半在搞多元化,他们有钱有地有人!别的行业的大佬要小心了

同样的,医疗也具备很强的抗周期性,“大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也成为房企多元化的热点方向。

目前很多房企都开始把教育板块从辅助业务向主力盈利业务转型,不仅和主营业务进行风险对冲,而且从目前各大房企教育板块的数据来看,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也非常可观。

2、进军快增长的朝阳行业

目前,很多房企也斥巨资投资一些新兴行业。例如,大数据、高科技、影视娱乐行业。

大数据领域有某科,2018年,所谓“某某计划”卷土重来,做大数据和信息化,给企业“科技赋能”,最初三年要投入20亿,据说目前技术团队已经超过700人。

高科技领域。4月,恒大宣布未来10年投资1000亿,与中科院合作进军生命科学、航天航空、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4月25日,绿地控股宣布,战略入股知名独角兽“深兰科技”,进军人工智能产业。3月份,金茂和中国“半导体之父”团队联手合作成立芯片制造领域的产城项目;碧桂园也在面向全球招聘机器人产业人才。

影视娱乐行业。上个月,恒大旗下嘉凯城集团又出资近6亿,收购两家影院100%股权;另外还有万达、保利,甚至碧桂园也要入局。

这些行业增长都是属于朝阳行业,当然也都要烧钱,高风险高收益。房企作为投资人,是选择战略投资还是自己来操盘,难度和风险系数都大不相同。

目前来看,不确定性非常高。

3、和既有业务进行嫁接

另外还有一些房企跨界农业,例如,碧桂园、华润都在做。今年六月,碧桂园宣布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投资袁隆平,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去年9月7日,华润置地宣布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推出耕雨品牌,分别规划了“农夫计划”、“农园计划”、“田园计划”三大产品线,并正式宣布开始打造自己的田园综合体。

这些多元化也不完全是无本之木,例如,华润集团旗下的五大行业板块当中,大消费板块里面本来就有大量业务和农业相关联,这些既有资源为地产业务做支撑和嫁接,多元化难度、成本和容错性上都有优势。

地产百强有一半在搞多元化,他们有钱有地有人!别的行业的大佬要小心了

尤其是对于实力没那么强的房企来说,更加要优先考虑和既有业务的结合,节省子弹。

因为大型房企,财大气粗,就算是进入一些新行业,甚至是教育、医疗这些对资源积累要求很高的行业,他们也可以轻易找到有相关资源的企业来合作,解决问题。就算是投资失败,核心的地产业务,在行业当中也处于优势地位,依然能够支撑创新业务,快速回血,不至于致命。

而对于一般的中小房企来说,远远没有这么大的试错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4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6
5#
发表于 2018-10-28 12:2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看起来很中肯。虽然也不能理解。行业小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6
地板
发表于 2018-10-3 23:1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不好混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

帖子

4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板凳
发表于 2018-9-28 14:4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假装看懂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3
沙发
发表于 2018-9-26 09:33: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sqsszzzZzzzzzz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